






外国学者关注中共十八大 世界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
2017年06月18日 13:02
浏览量
11月9日,在中共十八大新闻发布会现场,外国记者认真地做着记录。本报记者 王宙摄
中共十八大召开之际,世界目光聚焦北京。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国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国际热点问题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经济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那莱迪(Naledi D. Ramasenya)对记者说:“中国的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的崛起通过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展露出来。南非与中国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的发展经验为南非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此外,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也令我们十分敬佩,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便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集中体现。”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卡内基—清华全球政策研究中心学者陈懋修(Matthew Ferchen)对记者表示,中国过去十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头20年有着很大区别。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从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向资本和能源密集型模式,促进了重工业的输出。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大宗商品的繁荣。在本世纪初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最大的、增长最迅速的矿产、能源和农产品需求国。换句话说,十年间,中国一跃成为包括拉丁美洲、非洲、澳洲在内的原材料生产地区的首要贸易伙伴。伴随着对大宗商品的高需求,商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很多拥有原材料的国家、公司十分乐意将中国视为新的贸易伙伴及出口目的国。然而,这些国家也十分担心愈来愈依赖中国市场。特别是去年,当铁矿石和铜的需求及价格有所下滑后,从中国发展中获利的国家都十分担忧,时刻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这意味着,巴西、智利、阿根廷甚至澳大利亚等国家与中国经济发展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对自己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全世界的发展也与中国的发展成果密切相关。
人民幸福程度体现国家发展水平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外国专家学者对此十分关注。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对记者表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士气。胡锦涛总书记在他的任期中带领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让全世界人民印象深刻。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此次会议上中国执政党将人民的福祉放在了首要位置,我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
丹麦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坦·克里斯滕森(Morten H.Christiansen)在十八大召开之际到访中国,他对记者表示:“我很荣幸能在这一特别时期来到中国,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没有通过外国媒体的声音而切身体会中国人民生活的真实现状。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是此次报告中我最为关注的一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代表着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眼中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正是中国迅速发展的真实写照。我听说中国中央电视台前不久刚播出《你幸福吗》系列节目,集中调查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幸福感受,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视与关切。我想不只是在中国,对全世界来说,人民幸福感的日益增加都代表着国家治理趋向成熟、社会发展趋向完善。我相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在中国实现。”
中国发展道路牵动世界心弦
中共十八大召开之际,关于十八大报告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国外各大媒体网站及报纸的头条。那莱迪向记者说道:“11月,世界人民津津乐道的两件大事莫过于中共十八大与美国大选,这也体现了世界大国的感召力与影响力。”陈懋修表示,中共十八大正在紧锣密鼓地召开中,美国大选结果新鲜出炉,中国与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这两个国家参与,全球重大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只有中国和美国是远远不够的,中美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互助来解决全球问题。克里斯滕森对记者说:“中共十八大与美国大选这两件大事,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实际上,我必须承认,在美国和丹麦的部分地区,人们对中共十八大、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关注度甚至超过美国大选。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民众的热忱关注与学术界的密切跟踪表明,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