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社科要闻
社科要闻
社科要闻
社科要闻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2012年新年论坛在北大召开

作者:

2017年06月18日 12:58

浏览量

2011年12月22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北京大学新年教育论坛系列活动”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2012年新年论坛——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与2020年教育展望”在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弘雅厅举行,来自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教育厅的多位教育部门领导和知名学者应邀在大会做主题发言。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校党委书记、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教授,教育学院的部分师生、返校校友以及来自其他学术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与会各方共同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一周年的落实贯彻情况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论坛主要围绕协同创新联盟的构建及意义、文化的繁荣与教育的使命、高等教育规划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动态及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思考等主要议题展开讨论。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首先发表讲话,总结了12月14日上午签署的《北京大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关于加强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协同创新的合作协议》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协同创新联盟在推动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的作用。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认为此次协同创新联盟的建立使得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现代教育政策的智囊团,对制定正确的教育决策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协作体的另一个作用是建立教育政策研究人员的培养平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认为教育研究者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高水平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和严谨的逻辑论证的基础上。谈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未来的研究思路时,文院长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走在前列,我们将会延续优良的学术传统,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随后,张力研究员就《文化的繁荣与教育的使命》这一题目进行报告。张力研究员认为,文化是传统之链,由一代一代的教育维系起来。教育的新使命有以下五个方面:扎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发挥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主动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对外开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教授就高等教育规划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动态的相关问题进行报告。吴岩教授认为,教育质量的好坏,不仅应该评价一个学校的基础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学校得到了什么。在谈到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时,吴岩教授认为合理的评估理念,应该具有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具有以学校为主体的理念以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教授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内涵为话题进行报告。谈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质量能否提高,取决于一个国家教育培养体制是不是符合这个国家当下对于人才的要求。谈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内涵时,谈松华教授认为应该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需要几点重要的保障条件,包括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变革与创新以及文化变革与创新。

在下午的论坛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分别进行报告,最后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做大会总结。


Baidu
BetWay88体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