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科研机构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科研机构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基地

作者:

2020年09月03日 14:27

浏览量

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把齐鲁文化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安作璋、严薇青、田仲济等先生曾发表过许多重要研究成果。1999年,学校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整合全校文、史、哲学术力量,正式组建齐鲁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3月,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经省委宣传部和省编办同意,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整合校内外科研力量,组建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同年,学校依托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文化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孔子研究院、韩国釜山大学中国研究所、韩国(社)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等9家单位,组建“齐鲁文化传承与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现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2个博士点,中国史、中国哲学、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3个硕士点。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0人,专职人员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3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学校“东岳学者”2人。在读研究生60人。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按照教育部“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组织运作模式,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和政府部门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基地建设成就得到教育部高度认可,在2005年教育部召开的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赵彦修校长作为优秀基地单位领导作典型发言;在2011年教育部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组织的基地建设成就巡礼大型新闻报道节目中,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报送的专题节目作为样板被首批播出。

二十年来,在安作璋、王志民、江林昌等著名学者的带领下,齐鲁文化研究院一直紧跟学术前沿,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齐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山东区域文化研究、山东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近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三大体系”和“四个讲清楚”,齐鲁文化研究院将齐鲁文化研究与中华文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与中国道路、中国古代多民族的融合统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古代丝路文化与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形成基地总体目标“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二十年中,齐鲁文化研究院成功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多项,其中省社科重大成果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300余部,推出《齐鲁文化通史》(8卷)、《齐鲁历史文化丛书》(100卷)、《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山东地域文化通览》(18卷)、《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28卷)《中国名门家风丛书》(11卷)、《书写中国文明史》等重要学术成果。


Baidu
BetWay88体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