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作者:
2020年09月03日 16:09
浏览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十一五”“十二五”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3月成功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中心依托于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建设,中心成立以来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中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和研究资源作为基础,不仅强调学术研究的专业性,更加重视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主张多角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研究。近年来,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为契机,在人才引进政策与制度、科研产出奖励与教学改革、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等方面加强制度化建设,加大科研产出,积极推进中心建设与发展进程。
为了满足优化发展人才结构、增强理论创新能力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坚持学术骨干与新进人才之间的“结对”培养机制。在商志晓(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万光侠(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李爱华(山东省社科名家)、高继文(山东省社科名家)等知名教授的带领下,紧跟学术前沿,关注国家现实,注重经典文献与时事政治的深入解读和理论创新。中心重视科研团队建设,以研究领域和学术带头人建设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
中心长期以来坚持科研与教育教学双促进,紧跟学术前沿,关注现实需求,注重文献资料整理与理论创新相结合,主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服务社会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致力于通过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更新、深化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产出了一批较高层次的学术成果。以商志晓教授为首席专家投标的课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以万光侠教授为首席专家投标的课题“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和以高继文教授为首席专家投标的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张福记教授主持的“习近平重提跳出历史周期律问题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此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2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相关学术著作21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本学科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中心注重学术交流,举办“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中德莱布尼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座谈会等重要学术会议。连续主办3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主办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指委201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